
最近"国家队"半年报持仓数据刷屏了朋友圈,4.1万亿的庞大体量让人叹为观止。但说实话,这些数字对普通投资者来说就像天书,看得见摸不着,普通人能感受到的就是,国家队都买了那么多,行情应该跌不下去。但这么理解对炒股的帮助是很小的,我下面详细讲。
一、牛市赚钱的底层逻辑
看着国家队在银行股上砸下3万亿,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跟着买大金融。但我要说,这种思维恰恰是散户在牛市里赚不到大钱的根本原因。牛市里最宝贵的不是某个板块,而是时间价值。
举个例子:同样100万资金,有人一年只做5只股票,每只赚20%;有人能做10只,每只赚15%。最后谁赚得多?答案显而易见。但现实中,绝大多数人都在用第一种方式操作。
为什么?因为人性使然。我们总想抓住每一分钱的波动,结果往往是在漫长的震荡中耗尽耐心,等真正的主升浪来临时,要么已经提前下车,要么资金被其他股票套牢。
二、机构行为的秘密语言
这里就要说到一个关键概念——机构补仓。很多人以为机构操盘就是简单粗暴地买买买,其实他们最擅长的是"欲擒故纵"。就像下面这只股票:
表面看持有一个月最终赚钱了,但在当前市场环境下,这种效率简直是在浪费牛市。要知道,很多优质个股一周就能完成20%以上的涨幅。
问题的关键在于识别机构何时结束洗盘。当机构完成震仓后,必然要回补仓位,这个动作在量化数据上会形成明显特征:
图中橙色柱体是「机构库存」数据,代表机构正在积极交易,蓝色柱体则是空头回补行为。当两者同时出现时,说明此前机构主动做空然后很快又主动买了回来,利空股价波动制造震仓,洗去浮筹。这不是什么玄学,而是大数据统计出的客观规律,叫做「机构震仓」。
PS1:
上文图中的橙色柱状,是我用系统观察的「机构交易特征」数据叫做「机构库存」。
如果「机构库存」数据越活跃,那就意味着参与交易的机构资金越多,机构资金参与的时间也越长。
PS2:
「全景k线」数据是将:机构库存、空头回补、资金交点、强力回补、强力回吐等共计五个数据,用不同颜色映射到对应的K线中,态进行映射。样,观察市场,能够更直观、更全面、更系统。
最近三个月里,符合这种「机构震仓」特征的个股表现如何?我们来看几个跨行业的例子:
硅宝科技在机构回补信号出现后,短短7个交易日涨幅超过40%。这不是特例:
长春一东同样在信号出现后开启主升浪。再看一个:
屹通新材的走势再次印证了这个规律。三个不同行业、不同概念的个股,却呈现出相似的量价特征。记住,好股票的上涨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震荡是必经之路。
回到开篇的国家队持仓数据。虽然银行股仍是绝对主力,但新兴产业占比提升的趋势已经显现。这提醒我们两点:
传统行业提供稳定性新兴行业贡献超额收益
但要注意的是,国家队建仓是个长期过程,普通投资者如果盲目跟风长线持有,很可能错过更好的机会。我的经验是:与其猜测国家队买了什么,不如关注这些股票是不是在不断洗盘,因为任何上涨都是靠着一连串「机构震仓」来串联的。
所以对于当前市场,哪怕行情涨了又涨,以下3点仍需注意:
建立量化思维:市场90%的波动都是噪音,只有量化数据能过滤干扰专注行为特征:不要预测涨跌,而是识别特定的资金行为模式提高资金效率:牛市里时间就是金钱,减少无效等待时间
在这个信息过载的时代,真正有价值的数据往往被淹没在噪音中。我用了十多年的量化工具最大的价值不是预测未来,而是还原市场真相——让你看清每一笔交易背后的真实意图。
好了,本篇就到这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谢谢点赞。
声明
以上相关信息是本人在网络收集,希望大家喜欢!
部分数据、信息,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本人不推荐任何个股与操作。所有以本人名义涉及投资利益关系的,都是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