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94岁的相声表演艺术家杨少华先生去世,消息传来,引无数观众与同行深切缅怀。杨少华那张乐呵呵的笑脸背后,是坚韧,他用尽一生力气,不仅为观众带来无数欢声笑语,更在生活的点滴中,留下了一个父亲厚重温暖的背影。
杨老那些笑中带泪的表演让大家难忘。他的表演不夸张,不刻意,凭着朴实,特有的表情动作,让人捧腹。其实,要把人逗笑,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杨老说,自己作为一个平常人,没念过什么书,这对于他来说,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所以,他总是想办法学习,不断锤炼自己。他的代表作有《枯木逢春》、《危言耸听》、《最佳顾客》等,看他的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作品,仿佛就看到了我们自己的生活,熟悉又亲切。
杨老的父亲去世得早,很小就四处奔波打工,曾在钢厂工作。12岁拜相声名家郭荣启为师,16岁登台演出。后来又得到更多老前辈的指点,马三立先生独具慧眼,不仅在艺术上对杨少华倾囊相授,更在关键时为他指明方向、铺路搭桥,才让他一步一步在相声界崭露头角。对此,杨老将一颗感恩之心深藏在心里,终生铭记,更把这份情义化作行动,不遗余力地扶持后辈。相声演员郭德纲在悼念时,就提及到杨老早年给予的支持。正是杨老的关怀,温暖了许多在艺术道路上奋斗的年轻人。
走下舞台,杨少华把生命里深沉厚重的爱给了家人。早年,生活不宽裕,他的儿子杨议回忆:“那时候爸爸出去演出,后台发个烧饼、面包,他自己舍不得吃,总是揣在怀里带回来给几个孩子。”这份从口中省下、带着体温的食物,是清贫岁月里沉甸甸的父爱。杨老和他夫人也非常恩爱,不管多晚回家,老太太都会等他,总是每次边给他做夜宵,边说:“我爷们不容易,我爷们受累了。”即便到了晚年,杨老仍以极大的热情支持儿子杨议的事业,无论是影视拍摄,还是其他活动,只要力所能及,总欣然参与,这何尝不是一个父亲对于子女更无私地捧哏、托举。
近年来,网络上关于杨老的晚年生活也引发了讨论。有网友看到杨老在高温天气下出席活动,或在直播中配合试吃带货,便对其子女提出质疑,认为有榨取老人之嫌。关于带货,杨老说:“是孩子们怕我闷。”对老人而言,能够继续为儿孙搭把手、尽一份力,或许正是他心里的安然与满足。这些年,杨议等子女平时也在社交平台分享了大量精心照料父亲日常饮食起居的温馨片段,陪伴、逗趣,其情切切。家庭关系,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旁观者或有不理解,但这份属于杨家父子间的相处,外人实在难以简单评判。
杨老走了,但他那总是带着和善笑容的脸已经深深印在了很多人的心里。在相声舞台上,他用心捧哏,用情托起搭档;在家庭里,他默默耕耘,用一生的辛劳和付出,为儿孙“捧”出一片天地。他是一位用笑声陪伴了几代人的艺术家,更是一位让人敬重的好父亲。杨老,一路走好,感谢您带来的欢乐。
统筹/蒋叶俊 陈海东
出镜/杨凯茗 文字/陈久菊
视频/潘先万 周麟宇 张绍东
编辑 金妮
二审 伍少安
三审 蒋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