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7月CPI仅涨2.7%,9月降息押注急升,美元跳水!市场在“憋”一个大动作?
关键词:核心CPI、降息押注激增、美元指数跳水来源:华尔街见闻、新浪财经、路透社、AP、美股多家投行研究
7月的美国通胀数据一出,华尔街直接“炸锅”——CPI年增率2.7%,低于预期,市场瞬间把9月降息的概率推到近乎100%,美元应声下挫,美股三大指数齐创新高。这不是单纯的数字游戏,而是一次货币政策风向的提前“剧透”。
数据全解析:温和但不冰凉的通胀
核心数字
CPI同比:2.7%(预期2.8%,前值2.7%)
环比:+0.2%(低于上月0.3%)
核心CPI同比:3.1%(剔除食品能源,前值2.9%)
核心CPI环比:+0.2%
解读:表面看,通胀增速放缓,物价压力降温,给美联储提供了降息空间。但核心CPI略有回升,说明服务业价格依然顽固——医疗、住宿、航空票价还在涨。
这里要注意,核心CPI的回升可能意味着通胀“黏性”依然存在,这也是美联储不敢贸然大幅降息的原因之一。
降息预期暴涨,市场直接“定价”9月降息
CME FedWatch数据
7月CPI公布前,市场押注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约89%
公布后,概率飙升至98%
部分投行甚至预测9月可能降息50bp
财政部长Bessent表态:直接喊话美联储“大胆一点”,一次性降50bp,让经济快速软着陆。
市场逻辑很简单:温和通胀 + 增长放缓迹象 = 货币宽松空间大增。
资本市场的即时反应:股票嗨了,美元跪了
股市(7月CPI公布当日收盘):
道琼斯指数:涨1.1%,+483点
标普500:涨1.1%,历史新高
纳斯达克:涨1.4%,再创纪录
美元:美元指数跳水至两周低点,跌幅近0.8%,美债收益率同步下行,2年期国债跌至3.73%。
对于股市来说,这几乎是“最佳通胀剧本”——通胀够低,可以降息;但又不至于低到反映经济衰退的恐慌。
专业观点:这不是终点,而是过渡期
积极派观点:
通胀压力缓解,降息是稳增长的合理选择
美联储如不及时行动,可能让经济增长过快降温
降息将进一步刺激消费、投资和企业融资
谨慎派观点
核心CPI回升、服务业价格韧性强,意味着通胀风险未消
关税效应可能在未来几个月传导进价格体系
过早降息可能导致“通胀二次上行”
数据背后的“暗流”
别被2.7%的CPI迷了眼,几个关键风险还在发酵:
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进口成本增加可能在秋季显现
能源价格波动——中东地缘局势可能推高油价
消费信心疲软——如果降息没带动消费,经济仍可能陷入“低增长+温和通胀”困境
总结:9月降息几乎成共识,但别忘了变量
7月的CPI确实给了美联储一颗“定心丸”,市场甚至已经提前庆祝,但最终的降息节奏,还得看PPI、零售销售、非农就业等后续数据。毕竟,过快降息可能引来通胀反扑,而拖太久有可能让经济下滑失控。
互动话题你觉得美联储会在9月一次性降息50bp吗?是“雪中送炭”,还是“为时过早”?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