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姆会员店因上架好丽友派等大众品牌引发争议,一盒好丽友派在结账时被拒售的事件更是将这一矛盾推向舆论焦点。收银员以“没有条码,不能售卖”为由拒绝交易,而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是山姆会员店选品策略与消费者期望之间的深层冲突。
据记者探访,涉事好丽友派因缺乏完整条码导致无法正常结账。山姆门店工作人员解释称,所有销售商品必须具备完整条码以确保库存管理和收银系统正常运行。然而,这一技术性解释并未平息消费者的质疑——为何一款大众化商品会出现在以高端定位著称的山姆会员店?
事实上,条码问题可能只是表象,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山姆会员店近年来引入大量大众品牌(如好丽友、卫龙等),与会员对“精选高端商品”的期待形成鲜明对比。部分消费者认为,这些品牌的加入稀释了山姆原有的品质形象,甚至质疑其选品标准是否出现松动。
除条码问题外,好丽友派本身也面临健康争议。尽管其宣称“减糖80%”,但每块仍含15克糖,远超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每日摄入量(25克),引发消费者对“伪健康营销”的批评。更关键的是,网友指出好丽友在中国市场使用代可可粉替代可可脂,与韩国本土产品形成“双标”,进一步加剧了对其品质管控的不信任。
此次拒售事件暴露了山姆会员店的两难处境:一方面,引入大众品牌可以扩大消费群体,提升销量;另一方面,会员对“精选”“高端”的期待又要求其保持商品调性。若无法妥善解决这一矛盾,山姆可能面临核心用户流失的风险。
未来,山姆需明确自身定位,在选品策略上更谨慎地平衡大众化与高端化需求,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避免类似条码缺失的技术问题影响消费体验。否则,一次简单的拒售事件,或将演变为品牌信任危机的导火索。
#在山姆发现一盒好丽友被拒绝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