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革命导师马克思,居然盛赞过美国?你没听错,就是那个写《资本论》,把资本家底裤都扒干净的马克思。他说美国“宣布了第一个人权宣言”,这话一出,可把那些“美吹”们给乐坏了。他们拿着这句话,到处宣扬,你看,连马克思都认可我们美国的“天赋人权”,我们就是山巅之城,人类的灯塔!
听着是不是特有道理?感觉无法反驳?我也曾经很迷惑,难道伟大的导师,真的被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砸下重金在欧洲搞的那套“宣传战”给忽悠了?毕竟,那会儿的美国,形象确实光辉。一群为了“自由”揭竿而起的勇士,对抗着腐朽的日不落帝国,喊出了“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最终发表了那篇光芒万丈的《独立宣言》。这剧本,谁看了不迷糊?
但你要是真这么想,那可就把马克思看扁了。他是什么人?是能被几句漂亮口号迷惑的吗?怎么可能!
马克思的“点赞”,压根就不是夸美国有多完美,而是一种历史维度的肯定。这就像什么呢?就像你看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婴儿,踉踉跄跄地迈出了第一步,你会由衷地夸一句:“走得真好!”。但你夸他,是因为他对比之前只会爬,有了巨大的进步。这难道代表你认为他能立刻去跟博尔特跑百米赛跑吗?当然不是!
马克思看当时的美国,就是这个心态。那会儿的欧洲大陆是什么样?封建君主的阴影还笼罩着大地,各种国王、贵族还活得有滋有味。在那个时代背景下,美国这帮资产阶级革命家,敢于站出来把英国国王的统治给掀了,建立一个没有君主的共和国,这本身就是开天辟地头一回。它就像一声惊雷,给欧洲那些还在沉睡的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为后来的法国大革命都铺了路。所以,马克思夸它,是肯定它“反殖民、反压迫”的历史进步性,是肯定它开创了“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势力”的新时代。
可这跟“自由民主”的普世价值,有半毛钱关系吗?没有。因为马克思看得透透的,美国的自由,从来就不是给所有人的,它是有门槛的,是服务于资产阶级的自由。
不信?咱们就来看看那份被吹上天的《独立宣言》。里面最著名的一句话:“人人生而平等(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口号喊得震天响,可现实呢?写下这句话的托马斯·杰斐逊,本人就是个大奴隶主。根据史料记载,他一生中拥有超过600名奴隶。你能想象那个画面吗?杰斐逊在弗吉尼亚的种植园里,一边在书房里奋笔疾书“人人生而平等”,一边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窗外黑人奴隶们被鞭子驱赶着种烟草的“红利”。这操作,是不是讽刺到了极点?
更打脸的还在后面。《独立宣言》里,在控诉英王乔治三世的罪状时,有一条是这么写的,说他“在我们边疆挑唆残忍的印第安人(merciless Indian Savages)”。看清楚了吗?在这群追求“自由”的国父眼里,印第安原住民连“人”都算不上,而是“残忍的野人”。所谓的“平等”,从一开始就把有色人种和原住民给开除人籍了。这哪是人权宣言?这分明就是一份“昂格鲁撒克逊白人男性资产阶级”的权利说明书!
所以说,普通人看问题,容易陷入“二极管思维”,要么全对,要么全错。但马克思不一样,他用的是辩证法。他一方面承认你资产阶级革命比封建专制进步,另一方面又毫不留情地揭露你这套“自由平等”的虚伪性和阶级局限性。
这种清醒的批判,贯穿了马克思对美国观察的一生。几十年后,美国爆发了南北战争。马克思是什么态度?他坚定地站在了林肯领导的北方联邦一边。为什么?难道是他突然爱上了美国的资本主义?当然不是。他是代表国际工人协会,亲自给林肯写过信的。信里他明确指出,支持北方,是因为废除奴隶制是历史的又一次巨大进步。他把这场战争看作是劳工与资本的斗争的一部分,是“自由劳动”对“奴隶劳动”的胜利。你看,他的逻辑始终如一:一切从历史进程和阶级分析出发,而不是被那些虚头巴脑的口号牵着鼻子走。
搞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再回头看今天这个已经成为世界霸主的美国,就看得更明白了。它从根子上,就是一个特别会表演的伪善者。它继承了祖师爷们的“宣传战”精髓,把“自由、民主、人权”这些大词玩得炉火纯青,但内核呢?还是两百多年前那套,一切为资本服务。
它既是“真老虎”,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军事、科技和金融霸权,谁不听话就揍谁;同时,它又是“纸老虎”,国内种族歧视、枪支暴力、贫富差距已经病入膏肓,腐败堕落到了骨子里。它高喊着保护人权,却在世界各地发动战争,让无数平民流离失所;它标榜着自由市场,却用尽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维护自己的科技垄断。
所以,别再被那句“马克思盛赞美国”给骗了。导师的赞扬是有前提、有背景、有保留的。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学学导师的辩证思维,擦亮眼睛,既要看到它曾经作为历史进步力量的一面,更要看穿它今天作为最大资本帝国的虚伪本质。毕竟,扒下皇帝的新衣,才能看到真实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