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杜绍三
跨海歼敌——舟山战役南线战场的回顾
杜绍三
1950年5月17日,是舟山解放纪念日。每当我回顾参加解放舟山的情景时,便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更加激起我对为解放舟山而献身的先烈们的怀念和敬意!
解放六横
1949年,随着宁、沪、杭及江浙大陆的相继解放,漏网之敌狼狈地向沿海地区逃窜,盘踞于舟山群岛,企图凭借海峡天险及海空优势,把它作为“反攻大陆”的战略基地之一。蒋介石为了挽回舟山守敌被我彻底消灭的厄运,亲自赶至舟山策划防御部署,千方百计调兵遣抵增强实力,赶修工事,加强防务。第三野战军陈毅司令员面对着这些复杂多变的情况,经军委同意后,命令我二十一军与两支兄弟部队进入浙东前线,执行渡海作战任务。
为策应配合兄弟部队攻击定海,完成解放舟山群岛的光荣任务,我们一八三团于9月初由宁海出发,接受了梅山岛防务,当时,部队既没有渡海作战经验,又没有船只,而且距离执行作战任务的时间又只有一个多月,困难是很多的。但是在党和上级的领导下,我们战胜了困难。团领导先以一营并增配许多干部,去动员搜索船只,找船工,随后又从全团抽调大批人员(大多是排以上千部)充当水手,进行海上常识和海战技术的训练。10天后就组织了一些船只和水手参加了金塘岛战斗,主要是借机锻炼,取得经验。9月25日,兄弟部队一举歼灭了金塘岛守敌一O二师。佛渡、六横之敌八十七军段沄本部(代号“长江部队”)慑于被歼,弃岛逃窜,我团即迅速占领佛渡、六横、虾峙三岛屿,与桃花岛之敌隔海对峙。此时,上级首长指示,为抓住战机迅速赴岛作战,近迫沈家门,以备尔后配合兄弟部队主攻定海本岛,命我团准备攻占桃花岛。
攻占桃花
1949年10月1日,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这一特大喜讯传到了浙东沿海前线,正在为肃清舟山群岛残敌而积极开展水上练兵的我团广大指战员无不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并决心克服一切困难,加紧水上练兵,肃清残敌,解放沿海岛屿,以实际行动庆祝这一伟大胜利。
10月6日,我团沿六横、虾峙诸岛准备向桃花岛进攻。虾峙岛人民给了我团极其宝贵的支援。他们在三天内装修了70只渔船,并纷纷报名当船老大,把我团送到桃花岛去。在敌人狼狈逃窜之际和兄弟部队胜利的鼓舞下,在群众热烈支援与殷切期望之下,全团指战员的求战情绪异常高涨。六连党支部接连写了三封信,要求团、营首长给予突击任务。三营48名病号要求带病作战。
经过四天准备,我团(包括临时拨归我团指挥的兄弟团一个营)奉上级命令,于13日晚,向盘踞桃花岛之敌交警九总队(约1300人)和青年军八七七军二二一师六六二团三营(约400人)发起进攻。
为完成对该岛的包围,我团决定利用夜晚,秘密渡海,突然攻击,大胆穿插,于当夜全歼守敌。团编成两个梯队:二营、三营和兄弟团一部为第一梯队;一营为第二梯队。以二营和三营为团主攻营,在钟家、磨盘沙地区同时登陆后,二营集中力量首先攻占蚂蝗岗,尔后主力宣插大佛头,控制栲树湾渡口;三营首先歼灭外湾、大小黄沙之敌后,主力迅速向鹰嘴岩山发展进攻,然后直插外茅草岱渡口,断敌退路,阻敌增援;兄弟团一部在仙人桥地区登陆后,集中兵力攻占对峙山,以积极行动支援二营、三营穿插;一营在西嘴头地区登陆,随时准备从二营左翼加入战斗,负责歼灭兰田和茅山庙地区之敌,尔后迅速向韮菜山地区发动进攻;师属九二炮兵连在虾峙岛礁岱山地区古领发射阵地,以火力支援各营战斗。我率团指挥所随三营踉进。
傍晚,昏暗的薄雾笼罩着大海,岛上充满着战前所特有的宁静。借着月光看去,漫长的岛岸上,无数的人影在晃动,一艘艘战船张着饱鼓鼓的风帆从四处向起渡点汇集……我远眺被海雾笼罩着的桃花岛,黑压压的一片。依稀看见岛上几点淡白的灯光,一阵微风吹来,仿佛就要熄灭了……
我看看手表,时针已指向7点,便坚决地说:“出发!”指挥所的上空,升起两颗信号弹,像在洋面上架起两座虹桥,攻击桃花岛的战斗开始了。月光辉映着海面,上百条的战船像无数支离弦的飞箭,摆开浩大的阵势。山营和三营于晚8时一举登陆成功。部队一上岸就象猛虎下山,大胆穿插分割。一些班排在失掉联络后,听到哪里有枪声就往哪里打,充分发挥了孤胆作战的精神。战至19日晨,三营控制了菲菜山渡口,三营控制了茅草岱渡口,从而切绝了敌人退路,使敌陷入包围圈。经过彻夜鏖战,我团歼灭了交警九总队全部和素以蒋家嫡系骄子著称的美械装备的八十七军段沄本部之一营大部,共歼守敌1300余名,缴获迫击炮4门,火箭筒2具,轻重机枪80余挺,卡宾枪和汤姆枪700余支,电台多部,以及其他军用物资甚多。
桃花岛战斗,获得了兵团和军首长这样的好评:它是“抓住战机,大胆突击,并以迅速果断之动作,实行穿插,获得胜利的典范”。
血战登步
桃花岛之敌被我全歼后,敌八十七军段沄本部即行调整部署,命二二一师师长率六六一团和六六二团一营及三营残部守备登步岛。我团坚决执行上级首长关于“迅速攻占登步岛”的命令,经两个星期的准备后,于11月3日,命一营配合兄弟团发起了对登步岛敌军的进攻。在炽密的隔海炮火掩护下,一营指战员们跟兄弟团一起冒着大雨,驾着木船,冲破惊涛骇浪,在登步岛强行登陆。但因潮落风变,兄弟团二梯队的船队没有在当夜抵达登步岛。当夜登陆的只有7个连的兵力,占领了登步岛四分之三的地区,除击溃敌军一部外,俘敌600人,残敌被压缩于鸡冠礁一带。
次日清晨,敌人从舟山本岛调来机动兵力二一九师及七十五师各一个团,在飞机的掩护下,由沈家门乘军舰驶援,对我炮台山至流水岩一线守军继续进行垂死的反扑。当夜,我团二营和三营也投入了战斗,将敌压至大山鸡礁一隅,后因敌人又投入三个团的援兵,所以未能将其歼灭。从第三天早晨起,敌人又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在两艘军舰及七八架飞机的掩护下,向我们进行连续不断的反击。我们在纯洞湾、流水岩、野猪塘进行了一天激烈的战斗。敌人援兵又不断地赶到,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我军主动撤出战斗,于5日夜安全回到桃花岛。这次战斗,我军开始时以7个连,以后以不足两个团的兵力,与敌军8个团战斗,予敌以重大杀伤,毙俘3000余人。
英雄血染流水岩。流水岩是敌人的主要据点,我团一营在流水岩与敌厮拼了两天。敌人以数倍于我的兵力,在海陆空军的猛烈炮火掩护下,分三路数十次向我反扑.在每次攻击中,敌军官们用机枪、棍子和拳打脚踢,驱赶着沮丧的士兵从山下冲上来,但敌人所得到的只是满山遍野的死尸。我们的战士虽然已两天没有吃东西了,又饥饿又困倦,但他们扔然英勇地坚持战斗,子弹打光了,就甩手榴弹、炸药包,拼刺刀,用铁锹砍,杀得流水岩天上浓烟滚滚,地下血流成河。
当夜,营里几位领导和各连军事干部都负了伤,全营能参加战斗的人越来越少,最后仅剩下60人,而敌人还在准备大规模的攻击。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二连指导员魏国民主动担负起全营指挥任务。他对部队作了调查,派人下山从敌人尸体堆里捡回来大批弹药,还亲自到每个阵地去鼓舞同志们,要他们经得起考验,坚守阵地。第二天,敌机的炸弹成堆地扔下来,敌舰上的火炮也轰隆隆向我阵地倾泻炮弹,又以绝对优势兵力向我进行了十几次的反扑,全营同志在魏国民的指挥下,仍沉着应战,坚守着阵地。战后,魏国民被评为二级人民英雄。
在残酷激烈的流水岩战斗中,三营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何止魏国民一人!一连的战士、共产党员傅祥明,也表现了临危不惧的崇高气节和无比顽强的毅力。当连队夜里撤退时,他失去了与部队的联系,后面又有追兵,情况十分危急。他为了不当俘虏,不顾波浪滚滚,手拿竹杆,只身投入海中,飘海归队途中,他被海浪冲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无名小岛上,在阴雨连绵,海风怒啸的日子里,找点小蟹充饥。在岛10天后的早晨,兄弟团水手队经过该岛时才发现他,将他救回。战后,他被评为“漂海归队”的英雄。
一连的班长徐金元,两腿全被打断了,生命垂危。他把战士吴同忠叫到跟前说:“我已不能再为人民战斗了,你们要坚决地守住阵地!”他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激动表情,诀别了亲密的战友们。当敌人第七次冲上来时,共产党员高成彦看了看这血染的阵地,看了看身边倒下的战友,顿时怒火燃胸,竭尽全身力量,向着走近他的敌人人声骂道:“你们算什么东西,你们是美国的走狗,今天我要为死去的战友报仇!”说着,便抓起石头朝一个当官的头上砸去。敌人“叭”地一枪,打中了他,他倒在血泊里了。他用生命换取了战斗的胜利,表达了自己对祖国的无限忠诚,谱写出一曲感人肺腑、催人泪下的壮丽的人生诗篇。
多年来,这些同志的英雄事迹,总是催我自新,促我前进。
挺进舟山
敌人在遭我军连续打击后,日益显示其坚守台湾就必须加强舟山及金门两战略岛屿的守备方针,在美、日顾问的协助和指使下,遂行调整部署,并加强五十二军刘玉章部防务,还大量构筑海防工事和增加雷达及爆炸物等防御设施。
由于敌情的变化和我军的实际情况,为求作战胜利,上级首长遂令各部队暂停攻击行动。1949年底宁波会议后,确定延期至1950年2月底前准备完毕,3月待命发动舟山战役。后因准备未妥,继续延期,拟待5月下旬对舟山发起攻击。
舟山群岛的海面,岛屿参差,风向无定,看来平静的海面,刹那间就奔腾起滔天的巨浪,汹涌的潮水,卷过山岛海峡,冲击成复杂多变的急流旋涡和回浪。水面下又满布着无数的礁石。
我团的战士都来自山区。在陆地作战时,不论是翻山越岭,还是攻城爆破,都得心应手,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而今天,面对着无边无际的汪洋大海,和守备坚固复杂的敌人防御工事,要靠小木船征服海洋,战胜敌舰,这对我们部队来说确是一个崭新的课题,但它并不能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全团指战员立下宏愿:展开海上大练兵,把“爬山虎”练成“海上蛟”。
于是,我团在海岸上摆开了浩大的阵势,掀起了练兵的热潮。首先在部队中深入地进行了“解放舟山,进军台湾”和“解放全中国,巩固胜利”的教育。其次通过战术技术教育,使部队更明确地树立了渡海作战的战术思想,领会和热悉了渡海登陆作战的“十项要领”与登陆纵深战斗中的“五项战术手段”。干部学会了高潮、低潮、沙滩、泥滩起渡的组织指挥,航海方向,队形与通讯联络的运用,以及水上大爆破,登陆突破,纵深战斗等,掌握了包围迂回,穿插分割的手段。
为了迅速掌握渡海技术,团重新组织了水手队,请来了富有海上经验的老大和渔民做老师,教我们练摇橹、撑篙,指导我们学习起篷掌舵,识潮汐,辨方向。白天有敌机和敌舰骚扰,我们就选择在风雨交加的日子或夜晚进行海上练兵。每当太阳落山,夜幕降临,各分队便纷纷驾船驶进洋面,顿时,海上又活跃起来,一队队的战船,排着各式各样的战斗队形,闪烁着猩红色的灯光,在海洋上自来自往。战士们唱着自己编写的船头诗:“同志们,决心强,大雨之中飘海洋,歌声浪声分不开,海水看了分两旁,好象能把海喝光。”
从我们阵地上隔海遥望,可以看到敌方波涛拍岸的暗灰色的泥滩上和海水中,一层层地排列着丛密的水上桩寨,汽油筒爆炸物,照明物,高杆、屋脊形铁丝网,梅花桩,以及夕阳照射下发出淡黄色的竹篱和竹墙,在这些防御工事的后面,掩藏着成群的地堡和火力点。针对敌人的设防情况,各分队日日夜夜地勤学苦练爆破技术,创造与改进了爆破器材,操演了水上爆破的动作与队形,解决了水上爆破问题。同时,针对船只缺乏的严重情况,我们又组纲人员征调、装修了大量的船只,准备了大量的作战器材和粮食、蔬菜等,保证了作战的一切需要。
5月中旬,舟山守敌在我全面积极备战和即将发起的攻势威胁下,慑于被歼,弃岛向台湾撤逃。我团配合兄弟部队,在追击中向舟山本岛进军,于5月18日分头解放了登步、朱家尖两岛,并从沈家门登上舟山本岛,分南北两路进军,一路经芦花至勾山,一路经大渡北蝉至白泉,与兄弟部队会师,胜利完成于解放舟山的光荣任务。(选自苏鲁主编《解放杭州》)
链接:新四军中走出来的未授将衔军以上首长(179)——杜绍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