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昂体育

热线电话:
意昂体育
热门搜索:
你的位置: 意昂体育 > 产品展示 >

美军工巨头为何陷入“中国制裁困境”?

产品展示 点击次数:145 发布日期:2025-10-10 19:43

这家公司在美国军工领域的地位,简直像篮球界里的乔丹——超有排面,无论谁提到战斗机,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它家的F-22、F-35这些“大块头”。它的前身是两家最早专做飞机的小作坊,名字分别叫洛克希德和马丁。别看当年不起眼,后来这俩合并以后,硬是成长为全球最大的国防承包商之一。每年营收巨大,差不多能养活十几万员工,比不少小国家还阔气。总部在马里兰,工厂像星罗棋布般遍布全美,全球五十多个国家都能看到它的业务网点。你要说它日子过得顺风顺水吧,那也不是,它碰到的“硬骨头”,尤其是在跟中国的碰撞时,真有点让人脑壳疼。

举个最直观的例子,台湾的军售问题。那可不是一桩小买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美国就开始让洛克希德给台湾空军安排F-16战斗机,一来就是一大批,几乎把台湾空军“脱胎换骨”了一番。后来又升级,2019年那次美方批准给台湾卖最新的F-16V,一共66架,标价高达八十多亿美元——别说采购方,连工厂都忙坏了好几年。这些动作在中国看起来,说白了就是赤裸裸的干涉内政,所以警告是年年有,力度却每年升级。先是外交部喊话,等到2023年,直接把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送进了“不可靠实体清单”,真刀实枪动手了。

进了清单以后,后果很简单中国境内你是“不受欢迎的人”,新项目别想投,现有资产可能冻住,高管也别指望入境旅游或谈生意了。公司还被处罚了合同金额两倍的罚款,限期十五天缴清。洛克希德·马丁一压根没打算搭理这事,对中国制裁就等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中国没吃这一套,一年到头制裁就跟加辣椒一样,每次都更辣一点。到2024年6月,外交部再补上几刀,连公司的子公司、实验室、小投资部门也全部纳入打击范围,顺手还点名了三位高管,这待遇,堪比“大人物通缉令”。

不过说到真正影响,最闹心的不是财产和人员冻结,而是供应链问题。别看洛克希德·马丁的客户在美国本土,生意看起来和中国八竿子打不着,其实背后的材料原料,有不少是靠中国供应。最要命的就是稀土。全球稀土八成的加工和出口都在中国,简直像便利店里的老板,决定你能不能买到关键零食。F-35这种顶配战斗机,每架要用四百多公斤稀土,主要用在发动机和雷达,少了这些,你再高科技,也就是个“半成品”。2025年中国一出重招,稀土出口管得更严,钐这些特殊金属干脆不卖给特定美国企业,这不是“卡脖子”,简直是连呼吸都被按住了。

于是洛克希德·马丁的“摇钱树”F-35项目,外表光鲜,内部已经开始掉链子。2023年交付晚了俩月,2024年一口气拖到238天,2025年上半年等零件的飞机堆满仓库,平均延迟超过300天。你这好像订蛋糕,结果等到生日都过了蛋糕还没到。供应链外包看起来省事,但一断货就知道厉害了。美国想找澳大利亚、越南接盘,却发现这些国家储量根本不够,技术也没法跟中国比。连洛克希德·马丁自己都不得不承认,想要重组供应链是纸上谈兵,没材料就像厨师没菜,啥也做不出来。

这个窘境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首先是生产预算猛涨,Block 4升级项目被迫推迟到2031年,超支60亿美元,好像装修房子一拖再拖,钱花得还越来越多。公司在2025年第二季度仅赚到3.42亿美元,算下来每股只剩下1.46美元,成本里扔掉了高达16亿的系统损失。股价也跟着跳水,市值一年间就少了一百多个亿,投资者只剩下愁眉苦脸。更糟的是交付数量大缩水,本来打算全年交付170到190架F-35,实际只能堪堪拿出150架,美国空军还嫌质量不过关。2024年坠机事故曝光后,客户开始找替代方案,一些原本要采购的国家也左顾右盼,准备另起炉灶。

公司当然没坐以待毙,舍得在美国本土多投点钱,甚至考虑自建稀土加工厂,但这种转型不是说做就做的,资金和技术都不是一朝一夕能上手。洛克希德·马丁2025年报告里坦言,供应链断了,员工只能“望天兴叹”,工作效率比之前低了五分之一。同行竞争在加剧,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都受制裁,但没有谁像洛克希德·马丁这样依赖中国材料,压力最大的还是它。市值下降,人才开始流失,连高管都去其他行业发展。制裁不像一记重拳,反而像慢性病,让公司慢慢变弱。短期还顶得住,但长期来全球竞争力已经受到侵蚀,“风光无限”那一套只能变成回忆。

更有意思的是,这场制裁风暴不只是针对洛克希德·马丁,还把雷神、通用动力、波音防务这些美国军工巨头一起卷进去了。2025年初,商务部再次出手,对十家美企制裁,并额外列出28家实体禁止进口双重用途物品。这些物品其实就像家里必备的调料,既能做饭,也能用在实验室,少了就要改菜谱。全球供应链因此乱成一锅粥,西方军工企业左挤右挤,到处找矿囤货。报道显示,到了2025年8月,中国把矿物流限制得更紧,美企生产延误,抢购库存变成常态。洛克希德·马丁的F-35型号首当其冲,升级计划变得遥不可及,整个美军和盟友的防御力都被拖后腿。

美国政府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维持对台军售,实际上私下里赶紧推动稀土国产化,砸钱给本土矿业公司,希望有一天能自给自足。但2025年6月美中谈判无果,军工禁令依旧坚如磐石。专家分析,说这事揭开了美国军工产业的最大短板过度依赖中国供应链,产业“空心化”的窘境被全民看见。洛克希德·马丁的教训是血淋淋的,谁都明白,踩了中国红线的后果不只是罚款那么简单。

回头洛克希德·马丁的昔日辉煌如今被现实拖累得有些黯淡。制裁一年比一年强硬,波及经济、人员、原材料、市场信任等方方面面。过去的生意金光闪闪,现在却在慢性失血,成本猛增、生产迟缓、市场缩水,客户和投资者信心都在动摇。如果你问前景如何,我只能说,这家美国老牌军工巨头,正一点点感受到制裁带来的失速感。未来几年,不会倒下,但想要重振旗鼓,恐怕真的得大修一番。

产品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