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真,每当有人跟我聊什么“AI原生车载操作系统”,我脑子里就只有一个画面:一个穿白大褂的大哥,指着一个巨大的服务器机柜,满脸神圣地说,我们这个,能跟你的车进行灵魂交流。
然后我就会问,能帮我自动找个不贴条的停车位吗?大哥就沉默了。
所以,当看到弋途科技CEO吴小航,一个在斑马智行这种“正规军”里干了8年的老兵,也出来扯“No Touch,No APP”这面大旗的时候,我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又一个被PPT烧坏了脑子的理想主义者。
这不怪我犬儒。实在是过去十年,我们见过的“革命性车载交互”太多了,多到像夏天池塘里的蛤蟆,叫得山响,但你仔细一看,还是那个池塘,还是那几只蛤蟆。所谓的智能座舱,本质上就是把一个安卓平板强行塞进中控台,然后跟你说,朋友,这就是未来。
这是什么未来?这是反人类的未来。我作为一个中年人,一个真的每天都要开车在城市里堵成压缩毛巾的中年人,最有资格评价这玩意儿。开车的时候,路况瞬息万变,左边加塞,右边鬼探头,前面一个外卖小哥正在进行极限走位。这时候,我想切首歌,或者调个空调,我得先在那个比我脸还干净的屏幕上,找到那个比我头发还少的APP图标,然后用我那因为常年敲键盘而微微颤抖的手指,精准地点下去。
点错了,不好意思,导航退出了。点对了,恭喜你,你离追尾又近了一步。这他妈简直是谋杀!所以你说吴小航的遗憾是什么?遗憾就是他们当年亲手把移动互联网这个“任意门”搬到了车上,结果发现门后面不是未来,而是一个通往交警叔叔亲切问候的快速通道。
现在,吴小航说他悟了。因为GPT-3.5,这个雷电法王,一道闪电把他给劈开窍了。他说大模型带来了超强的“意图理解能力”,让人和车能真正对话。
是是是,你说的都对。但这个故事听着怎么这么耳熟?十年前,他们说语音助手能解放双手,结果呢?车训练人,而不是人训练车。你必须用一种近乎于念咒的语气和句式,它才能勉强听懂你在说什么。说到语音交互,我就想起来我妈,她对着智能音箱喊了半天“小度小度”,结果音箱是天猫精灵。那种绝望感,可能就是上一代车机用户的日常。
现在换成大模型,无非是把咒语从“打开空调”变成了“我有点热,你看着办”。听着是智能了,但本质上,车企和用户之间那层可悲的信任关系,还是没建立起来。用户凭什么相信你这个“车载大祭司”能替我做出最好的决定?万一我觉得热是想开窗,你非给我把空调开到16度对着吹,那我不得当场飞升?
吴小航说,要抓“高频刚需”,比如地图的AI化。这个思路我倒是认同。地图这玩意儿,确实是连接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车载魂器”。但问题又来了,现在做地图最牛逼的是谁?是高德,是百度。你一个创业公司,上来就要在人家的地盘上整活,这不叫勇敢,这叫头铁。这就好比一个刚学会御剑飞行的修仙小白,直接跑到紫禁之巅说要挑战叶孤城和西门吹雪,人哥俩都得被你逗乐了。
当然了,这种窄道创业,说好听了是精准,说难听了就是赌狗,赌输了裤衩子都没了。吴小航的逻辑是,理想小鹏这种会自己干,剩下的车企爸爸们都没空,都是他的客户。这个判断,前半句是对的,后半句就有点过于乐观了。
车企爸爸们现在是没空,因为他们忙着掀桌子。价格战打得跟三体人降临一样,今天你降两万,明天我直接骨折。所有人都杀红了眼,信奉的都是黑暗森林法则: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在生存面前,你那个“AI原生”的性感故事,能值几个订单?人家的逻辑很简单:你的系统再牛逼,能帮我把车卖出去吗?不能?那对不起,我选择那个能给我最便宜方案的供应商,哪怕他的系统蠢得像块砖头。
所以,最好的手段不是把蛋糕做大,是直接把餐厅爆了。吴小航这种做软件的,就是那个在餐厅里精心雕花准备上菜的厨子,结果外面一群大哥直接扛着煤气罐就冲进来了。就问你怕不怕?
我写到这里,感觉吴小航这哥们不像个CEO,更像个产品经理出身的玄学大师,试图用第一性原理解释一个连他自己可能都没完全搞明白的未来。但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让投资人信了。半小时敲定投资,这故事讲得,三体人听了都想给他投三颗水滴。
他说订阅制在AI时代“天经地义”,因为模型驱动,持续产生价值。这个逻辑是对的,但忽略了中国用户的核心本质:白嫖才是天经地义。你那个什么“音频流服务”,把公众号文章压缩成播客,听着很美。但用户转头就去B站找了个免费的AI朗读软件,效果差一点,但它不要钱啊。你每天一块钱,一年就是三百六十五块,这钱我拿去买排骨,它不香吗?
所以你看,所有高大上的技术,最后都要回归到最民粹的拷问:第一,免费吗?第二,能帮我搞定老头乐吗?自动驾驶的终极难题不是特斯拉的FSD,而是山东聊城的老头乐大军。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你那套AI系统,算得过这种人间算法吗?
吴小航把爆发的节点定在2027年。这很妙。2027年,一个足够远,远到可以容纳无数想象;又足够近,近到能让今天的投资人感觉还能等得到。这是创业者的智慧。
所以,弋途能不能成功,关键不在于他的技术多牛逼,团队多豪华,而在于2027年之前,那些车企爸爸们会不会突然集体开窍,发现自己做系统就是个笑话。这事儿,比技术突破难多了。它不取决于代码,而取决于人性。
最终,所有关于未来的宏大叙事,都可能被一个最朴素的现实击碎。那就是,大多数人,根本不在乎自己的车聪不聪明,他们只在乎,车上的那个标,能不能让他在同学会上,多收获几个羡慕的眼神。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