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2日,南海的太阳刚刚穿过云缝,福建舰甲板上一道淡蓝色的闪电“啪”地一声划过——歼-35隐身战机像离弦之箭一样腾空而起。这天,中国海军正式宣布:这五代机不仅能弹射上天,还能平稳顺利地把飞机收回甲板,现在已经进入常态化操作阶段!这是全球首例做到这一点的。再看看美国那边,福特级航母还在为弹射器的故障发愁,F-35C到现在都还不能正常投入实战。那些西方军事专家,之前嘴硬得很,到了今天,一个个都哑口无言啦。
福建舰那套电磁弹射器,说实话,就是“专打美国脸”的神器。咱们用的是自己研发的中压直流系统,跟美国福特级的交流系统,简直不是一个套路。美国福特号早在2017年就服役了,可平均每弹射614次就出大毛病,最坑的是它那设计——一套坏了,整个弹射器就都歇菜,就像家里老式插线板,一根线烧了,啥也用不了了。咱们的可不一样,每个弹射器都用“充电宝”,连弹100次都没啥问题,一天最多能弹37次,比福特号刚测试那阵快了一半呢!美国工程师还在抓着电路图挠头呢,咱们水兵早在大风大浪中,把歼-35、歼-15T、空警-600什么的混着用弹,跟你用智能手机刷视频,比速度那叫一个飞快——旁边人还在折腾老年机。
说到歼-35,时间一长就把“我国产的总是抄袭洋人”的传言给踩到脚底下了。央视的画面很明显,它肚子里能放6枚中远程导弹,比美国F-35C多装2枚,还搭配着250公里打程的霹雳-15E导弹,既有隐身,又有打击能力,根本没缩水。最要紧的是,有了电磁弹射,歼-35可以满油满弹,带着隐身罩子直接起飞,美军的F-35C呢?为了不让弹射器崩掉,每次都得少装点油、少挂点弹,或者随便挂点导弹在外面,隐身效果全完了。这跟打仗时没吃饱,还得脱防弹衣上阵,有啥本质区别?一旦真打起来,咱们航母在300公里外就能掌控更大空域,等于在西太平洋划个更大的“禁飞区”,美军想进来,得先掂掂自己的底牌。
美国海军这事儿还没完呢。福特级航母2017年就服役了,可F-35C到现在还没办法正常上舰,原本承诺的Block4升级,直接推迟到2031年,效率比蜗牛还慢。自己都承认,福特号的弹射器在演习中,七成性能都没达到设计要求,而到了2025年,竟然还得“凑合着用”。反观咱们的福建舰,2022年下水,2025年就能弹射战机,才三年时间!美国国会开会时,议员们都心急得拍桌子:“为什么咱们中国比美国还快?”更逗的是,福建舰在南海搞多机种配合时,美军有艘航母因为弹射器出问题,在横须贺港趴窝,只能派个侦察机远远观察——就像个土豪买了辆限量版跑车,结果天天在车库修,最终只能站在路边,看别人的“家用车”开得飞快。
西方专家的“打脸史”又添新一笔了。2020年,一家权威杂志还放话说:“中国要搞电磁弹射,起码得十年。”谁知道福建舰在118天海试、几千次调试后,就成了,脸被打得啪啪响。美国USNI新闻网更有趣,2023年还嚷嚷“中国威胁”,到2025年竟然改口说“福建舰比福特级更靠谱”,话里话外全是酸味。他们忘了啥?中国军工从来不是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的——马伟明院士团队在选直流电路线时,就把美国用交流电的坑给绕过去了,所谓的“技术封锁”在咱们这儿,根本就是个笑话。
这套“福建舰和歼-35”的搭配,彻底改变了海战的玩法。空警-600可以监控500公里之外,歼-35还能实现隐身突防,再加上歼-15T满挂导弹,组合起来就是“看见就打,打了就中”。美国海军如今得重新计算西太平洋的局势了——咱们的航母能在1500公里外派出隐身战机进行突袭,而他们还在为了弹射器的故障烦恼,之前吹的“航母霸权”说到底现在都摇摇欲坠。就像海军专家韩维说的,这是航母战力的“跨越式提升”,中国海军从守在自己门口,到如今能出远海护航,终于拥有了真家伙。
福建舰甲板上的那道电光,不仅把战机弹了起来,还点亮了冲破对手封锁的希望。从辽宁舰的滑跃起飞到福建舰的电磁弹射,中国航母用了15年,走完了别人半个世纪的道路。这背后,是科研人员“你越卡我脖子,我越要抬头”的那股拼劲——没有技术就自己搞,没有经验就试百次,这跟朝鲜顶着制裁搞军工的情况差不多,都证明了核心技术只能自己搞,买不到,也求不来,唯有自己干出来。
夕阳映照下,福建舰甲板上的地勤人员还在忙碌着,准备下一次弹射。歼-35的隐身蒙皮在夕照中若隐若现,像是在提醒大家:中国海军的惊喜刚刚开始呢。美国还在为福特级的故障皱眉头,现在该懂了吧?所谓的军事优势,不是靠花大钱堆出来的,而是靠敢走自己的路。走在电磁弹射这条路上,我们不仅追上了,还重新定了规则——这也是对那些天天质疑咱们的人的最狠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