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说实话,今年这车展,味儿有点不对了。
前些年去逛展,哪个馆最挤?那必须是BBA那块儿啊。奔驰宝马奥迪,三巨头往那一杵,豪车味儿扑面而来,人头攒动,拍照打卡的、谈价格的、签单的,热闹得跟赶集似的。可今年成都车展一开,我溜达了一圈,嚯,宾利没了影儿,保时捷摊子缩得比手机壳还小,兰博基尼?压根没来。BBA倒是还撑着,但展位面积一砍再砍,灯光也没以前炫了,连展车都少了一辆。
这可不是我瞎说,乘联会的数据摆在这儿:2025年7月,豪华车卖了17万辆,同比直接掉了两成,市场份额干到9.3%。保时捷前七个月销量暴跌28%,玛莎拉蒂去年全年才卖1209台,腰斩都不止。奔驰、奥迪、宝马,个个日子不好过,7月销量分别下滑37.2%、26.6%、21.7%。这哪是豪华车,这是在“豪华”两个字上贴“清仓”标签了。
以前为啥豪车爱来车展?花钱买吆喝,一场A级车展砸进去几百万上千万,图的就是曝光、图的就是订单。可现在呢?经销商老李跟我聊,他们省里搞个省级车展,光搭台子、请模特、搞活动,就得三十多万。这笔钱投下去,能不能回本?心里真没底。他原话是:“卖一台GLC,原价加三万提车,现在倒贴十五万卖,卖一台亏一台,半年亏近千万的店都不稀奇。”
你再看看价格,19万能提宝马三系,20万多点拿下奔驰C级、奥迪A4L。网友都调侃:“以前是没钱不敢想,现在是没钱才敢买。”这话听着乐,其实扎心。价格战打成这样,新车保值率直接跳水,消费者一合计:我买个新车,开俩月就贬值七八万,不如淘个准新车,年头短、里程少,还能省下好几万。这账,谁不会算?
更关键的是,车是越智能越香,可外资豪车的“电车”,不少还是“油改电”那套老路子,智能驾驶、车机系统、座舱体验,跟国产新势力一比,立马露怯。你说你是豪华品牌,溢价高点能理解,但配置没拉开差距,性能也没惊艳,价格还死贵,谁乐意当冤大头?一位开过奔驰EQ的车主跟我说:“开起来没油车顺,智能化不如小鹏、鸿蒙智行,保养还贵,图啥?”
现在车展的主舞台,早让国产新能源给占了。人家不光有技术,还有故事,还能讲生态。反观外资豪车,产品更新慢,二线以下城市布局稀疏,存在感越来越弱。就连特斯拉都开始往县城铺点了,传统豪强还在一二线大城市死撑门面。
保时捷CEO自己都承认,中国市场需求变了,他们没跟上。这话听着耳熟不?像不像当年诺基亚那句“我们没做错啥,但输了”。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但话说回来,豪车底子还在,品牌力、工程功底、服务质感,很多人还是认的。现在不是败退,是“渡劫”。能不能熬过去,就看能不能放下身段,加快电动化、智能化,把产品真正做进中国消费者心里。否则,下次车展,可能连“缩水”的展位都保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