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朗普可能真没想到,自己刚在媒体前宣布了一个“大胜”,仅仅三天后,就被狠狠打脸了。8月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信誓旦旦地放出话来,他有确切消息,印度会停止购买俄罗斯石油。
这话听起来,像是华盛顿又在全球能源版图上拿下一城。然而,仅过三天,新德里的回应,却让白宫陷入了出乎意料的尴尬境地。
8月4日,印度外交部发言人贾伊斯瓦尔在记者会上,直接且公开地否认了特朗普的全部说辞。他明确指出,莫迪政府从未下达任何停止采购俄油的禁令。
贾伊斯瓦尔强调,企业的采购行为完全自主,且印俄之间有长期供油合同,不可能一夜之间就停止。这显然不是一次简单的外交“乌龙”。
这更像是一出印度精心策划的战略大戏。它当着全球的面,撕开了美国在“印太战略”中对印度所持预期的假面。
事实揭示了一个令华盛顿不安的现实:美国倾力打造的“印太战略”基石,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对美国的核心利益进行着一次“釜底抽薪”。
面子与里子
俄乌冲突爆发后,西方全面制裁俄罗斯,导致俄油价格大降。印度抓住机会,大量进口廉价俄油,还转售部分给欧洲,赚取不菲差价。
近期,美国对此颇有微词,威胁要对购买俄油的国家实施“次级制裁”。7月31日,特朗普政府还对印度产品征收了25%关税。
这被外界解读为一种“大棒加胡萝卜”的手段,既施压又拉拢。印度最初的反应,似乎是给了美国一点“面子”。
上周,印度国有炼油厂,包括印度石油公司和巴拉特石油,宣布暂停俄油“现货”采购。这些企业占据全国炼油能力的六成以上。
这似乎是向华盛顿传递了某种信号,表明印度愿意在一定程度上顾及美国情绪。但这种“配合”,仅仅是印度战略操作的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占印度俄油进口量近六成的私营巨头,比如信实工业和纳亚拉能源,根本没停。它们继续执行着与俄罗斯的长期供油合同,实际进口量丝毫不减。
这正是印度“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精妙之处。国有企业暂停现货采购,给了特朗普在媒体前宣称“胜利”的机会。
这也为印度在外交层面预留了腾挪空间。但私营企业坚守长期合同,确保了印度核心经济利益不受影响。
当贾伊斯瓦尔最终公开反驳时,此前为美国保留的最后一丝颜面,彻底被撕破。印度完成了从“默许”到“公开对抗”的转变。
特朗普的施压,最终以失败告终。印度继续购买俄油的行动未受阻碍,美国的“次级制裁”威胁也因此被削弱。
美印关系正面临考验。印度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展示了其独立的外交政策,证明它不愿轻易屈服于外部压力。
算盘的魔力
印度为何敢于硬刚美国?这背后是其深层的经济算盘和对俄油的结构性依赖。廉价的俄罗斯石油,对印度经济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数据显示,俄罗斯原油每桶比中东原油便宜3到4美元。这点看似不大的差价,在庞大的进口量面前,积累起来就是天文数字。
仅在2023年前九个月,印度通过进口俄油,就节省了约27亿美元的巨额成本。这笔钱,对快速发展的印度经济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
更重要的是,印俄能源合作并非短期投机。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印度信实工业,签署了一份长达十年的供油协议。
这份“超级协议”从今年1月起生效,俄罗斯每月将向印度供应巨量原油和燃料油,年交易额预计超过130亿美元。这表明,印俄能源合作已深入骨髓。
印度的能源基础设施也为此进行了调整。印度计划今年新增2400万吨炼油产能,其中大部分都围绕加工俄油设计。
这种“路径依赖”一旦形成,便很难轻易改变。此外,在金融层面,印度也构筑了规避美元体系的“护城河”。
目前,印俄贸易中,高达70%的交易已使用卢布-卢比本币结算。这种结算机制的建立,极大地降低了印度在能源采购中受美元波动和美国金融制裁影响的风险。
这也进一步巩固了印度自主采购俄罗斯能源的底气。因此,印度对俄油的持续依赖,是其经济发展需求和能源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
莫迪的太极
把视野从美印俄的三角关系拓宽,会发现印度的行为并非单一事件。它是一套完整的全球平衡战略。
美国将印度定位为其“印太战略”中对抗中国的关键棋子,希望将其拉拢。但印度有自己的“大国梦”,追求在国际舞台上的独立性。
它积极参与大国博弈,但不愿成为任何一方的附庸。特朗普政府的“交易式外交”和工具化倾向,让莫迪政府看清了华盛顿的真实意图。
这无疑是印度寻求战略对冲,避免完全倒向美国的深层动因。在硬刚美国的同时,印度近期却对中国释放了友好的信号。
今年3月,莫迪总理在采访中,罕见地提出中印两国应“健康竞争,避免冲突”。近期,中印边境事务磋商机制会议也取得了共识。
这显示出两国关系正在出现缓和迹象。印度对华姿态的转变,也离不开经济层面的驱动。
2024年,印度对华贸易逆差高达1185亿美元,这一巨大的逆差是新德里无法忽视的现实。同时,印度也希望吸引中国投资,参与其国内基础设施建设。
对华示好,可以为印度增加与美国谈判的筹码,提升其战略自主性。印度正试图在中、美、俄之间,寻求一种微妙的战略平衡。
最大化自身利益。准备重启中俄印三边机制的信号,更是清晰地表明了莫迪政府在多边外交上的雄心。
印度深谙“合纵连横”之道,在不同大国之间进行战略摇摆,确保其在全球地缘政治舞台上,拥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
笔者以为
特朗普这次并非简单地“赌输了”一场石油交易。他真正输掉的,是对印度这个“盟友”的战略预期。
以及华盛顿对新德里政治自主性的误判。印度用实际行动证明,其外交棋盘的中心永远是自身经济利益和国家发展大局。
而非任何大国的地缘政治蓝图。新德里正通过与俄罗斯的能源深度绑定,以及近期与中国关系的逐步缓和。
编织一张独立于美国掌控的复杂战略网络。对于志在“让制造业回流”、并视印度为“替代中国”关键一环的美国而言。
印度所展现出的这种独立性与务实主义,或许才是真正需要清醒认识的“坏消息”。印度正在以一种独特而巧妙的方式,重塑其在国际格局中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