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里风也没停过,新闻刷着一大堆,说白了我最感兴趣的还是昭通那边这趟“去上海组团取经+合作”的事。沾了点上海的气息,昭通的步子迈得挺大,这回整个气场都不一样了,谁能想到现在东西部协作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脑子里转来转去都是那句话,昭通代表团真的走出来了一条新路,奔着高质量发展去,把区域协作、民生改善、创新创业粘在一起,挺会整的。
现场画面走一圈,各路区长书记跟冯皓坐在一起头脑风暴,气氛很接地气,互相感谢,互相打气。冯皓一口气把“昭通所需、尽其所能”喊出来,声明绝不白来一场,说到东西部协作,没停过,资金产业、劳务协作、消费帮扶,上海三个区把能用的资源全招呼了上来。不管外面的风怎么刮,有了这种底气,昭通的信心明显上来了。每次看到这些合作,心里就多了点踏实,昭通真的不是等着被喂养,真心想学技术,玩产业模式,打造自己的“造血”系统。拿着总书记的讲话,决策精神一项不拉,昭通这边学习全挂到嘴边,行动上也是够快。
上海那边也不含糊,几位区长直接表示,两地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放在台面上,不怕比。以后不仅仅是搞资金链、拉企业过来,还要聚焦产业协作,民生帮扶,新领域合作,越玩越有意思,越玩越有层次。帮昭通巩固脱贫成果,这事不是嘴上说说,实际早就在动了。推进乡村振兴,把协作质效推上去,昭通跑得越来越快,上海援昭干部,大家都暖心,现场全是实打实的“互捧”环节。
企业调研的时候,代表团一波带队,G60科创走廊、零号湾科技创新功能区啥的都溜达了,光是这些硬核地标就够让人眼馋。上海的数字广告园,新能源研究院,把产业链模式拉了一圈,接触到的都是最新鲜的科技力量。更有意思的是昭通籍员工在海尔洗涤公司里,小小海尔班仿佛成了昭通“出海”的样板。这就是协作拉出来的实际效果,说白了不是虚头巴脑的文件,是真人真事在换脑子,换思路。
看着昭通市党政代表团一路走一路学,合作协议也没落下,农科院、企业还有各个协作区,签约现场就是有那种火热劲,大家喊着要把最好的资源掏出来,契机来了谁都不想错过。幕后参与的人一长串,有上海的干部专家,也有昭通本地的负责人,整整齐齐,谁都不肯掉队。
这几天大家都在聊这事,社交平台刷屏,“东西部协作又升级啦”“昭通这次有点硬”,网友评论区都是实在的声音。“昭通现在学会通过合作干大事了”“祝合作顺利”“看好昭通”这些话没停过。不光是好评,几个网友还直接翻上海的科创数据出来对比,“昭通未来冲击力也能跟大城市联动,只要平台对了、技术到位,发展没短板。”这不是前两年的“扶贫协作”,现在资源、产业、人才、科学技术,全都捆在一起,跟集团军作战似的。
这事细看其实还挺有带头意义。昭通以前更多就是“被帮扶”那一派,现在翻身做主,就像球场上那个突破分球的瞬间,主动权开始在自己手里,能不能抓住机遇,看这些代表们带线冲。聚焦产业,不止是拉一两个厂子过去,上海那边在科技创新里摸爬滚打,把经验输出,昭通这头可以边学边干,形成自己的优势板块,靠的是把发展模式打开。消费帮扶、劳务协作,早已不只是钱的问题,上海输出的不只是订单,还包含管理模式、运作思维、技术逻辑甚至外部链接,这套打法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说起民生改善,这事最受关注。一看到上海在医疗、教育、引进人才上出招,昭通的群众明显可以享受到很新鲜的变革机会。实际上沪昭两地资源流动,最直接的受益人就是底层群众,蛋糕变大了,切得也均匀了。经历脱贫攻坚之后,接下去的全面振兴,不是喊口号,是真刀真枪去做“大文章”。这样看协作,已经从起步阶段的“输血”变成了“造血”,*把帮扶和自强结合起来,昭通就不是等着被救助,是主动追赶、主动发力。*
用资源、产业、科技、人才串起来,就是一条创新链。以前还觉得大城市和边远地区距离大,现在捆绑模式变强,东西部互动流量加起来,格局变了。你在上海的创新基地交流项目,昭通的企业家在海尔班成长,全都有新故事。新一轮帮扶协作不是简单的定向资金流转,而是带着技术、产业和项目知识过来,昭通就是一个试点窗口,谁把握得住机会,谁能赢。全国来看同样如此,区域协作模式可以复制、可以迭代,带动的其实是一波区域经济集体升级。
有网友讲完新闻之后笑着问“未来谁还敢说小城市没活力”。其实都在变,谁学得快谁能闯出一片天。昭通和上海的合作,把协作推到产业、科技、民生全领域,创新也不止在嘴上喊,技术输出、创新管理模式全都在路上。看到协议签了这么多,大家想的未必只有输入,也是在想怎么把自身长板做强,把发展主动权攥得更牢。
昭通代表团这一趟,感觉整个人都开阔了。现实里的区域协作就是这样,技术、产业、人才、民生,每一样都不是孤立发生,都是环环紧扣,如果下好这盘棋,昭通的未来不只是赶超,更有能力做改变者。带着这种势头,脱贫攻坚成果全巩固起来,数字科技和产业聚合串联,乡村振兴、产业转型互相推动,实打实的东西部协作新局面正在铺开。
这才是区域经济发展该有的样子。合作不是一锤子买卖,不是一个文件就定终身,是真刀实枪打磨出属于自己的空间。昭通的故事是全国协作模式里的缩影,下一步等着更多创新,更深合作,更厚民生底盘。每个城市都能从协作里找动力,把自身天花板扛高一点。
本文章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如果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欢迎大家及时留言反馈。内容如需修正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也欢迎更多网友讨论分享。生活一路长虹,发展更上一层楼。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