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赣东北有个大项目正在推进,就是弋阳至南丰高速公路,可能不少人还没太留意,但这路建起来后,不管是出门办事还是当地发展,都会受大影响。
先说说这路的重要性,它可不是普通的高速。从国家路网来看,它是长三角到粤港澳大湾区的关键通道,以后从东边往南边去,走这儿能省不少事。而且它还是济广高速(G60)的核心分流支线,等开通了,济广高速上的车能少些,堵车情况也会缓解。
从区域发展来说,它刚好填补了鹰潭南部高速路网的空白,以前鹰潭南边出门想走高速没方便,现在这条线一建,就能把上饶、鹰潭、抚州三大城市群串起来,以后这三个地方的人来往、货物运输,都会更顺畅。
再给大家报组实在数据,心里有个底。这个项目总工期是36个月,从2025年三季度开始,要建到2028年底才完工。设计标准是双向四车道,开车时速能到100公里,日常家用车跑起来很舒服。
整个项目分了3个施工标段,分别是贵溪段、资溪段和南丰衔接段,分工明确推进快。投资方面,总承包合同额是18.2亿元,其中鹰潭段占了36%,大概6.55亿元。今年的目标也很清晰,2025年要完成17.6亿元的投资,差不多是总投资的35%,进度抓得挺紧。
现在2025年都过了大半,项目也有不少关键进展。土地征迁是第一步,贵溪段已经完成了6个行政村的1200亩征地,其中永久征地占了65%,后续施工的基础已经打好。资溪段这边,已经启动了200户村民的搬迁工作,还建了28公里的施工便道,以后施工材料、机械运进去,就靠这些便道。
核心设施也没落下,雷溪乡建了个拌合站,专门搅拌混凝土,一年能产50万方,够工程用的;预制场也完成了标准化场地硬化,以后预制桥梁梁板这些构件,就在这儿加工,质量有保障。技术上也有讲究,打桥梁桩基的时候,用了旋挖钻加回旋钻的组合施工法,这样钻出来的桩更稳;路边的高边坡防护也用了新办法,能减少滑坡风险。
建高速最怕影响环境,这个项目在生态保护上也下了功夫。它已经拿到了环评批复,编号是赣环评字〔2025〕89号,各项环保要求都符合标准。还专门修了3处生态涵洞,就是给野生动物留的迁徙通道,以后小动物过马路不用怕被车碰到。
水土保持方面,针对当地花岗岩风化区的特点,用了“表土剥离+阶梯式截排水”的方案,先把表面的好土剥下来保存,以后还能再用,再修阶梯式的排水系统,这样预计能减少40%的水土流失量,既保工程又护土地。
这路建起来,对生活和经济的好处才是最实在的。先说说出门时间,以前从贵溪到南丰开车要2.5小时,等高速通了,1.5小时就能到,整整少了1小时,要是赶时间办事,这1小时太关键了。而且它能服务沿线20万人口,这些人的出行效率都会提上来。
产业方面,当地的铜产业运输通道会更优化,铜产品运到外地更顺;农产品拉去卖的时候,物流成本也会降低,农民能多赚点。红色旅游和现代农业也能结合起来,比如游客来玩的时候,还能买些当地的农产品,互相带动发展。最让人惊喜的是物流成本,预计一年能降低超10亿元,还能构建起赣东北到粤港澳的物流新通道,以后当地的货往南边运,成本低了,竞争力也会更强。
这个项目在技术上也有不少创新。智慧施工管理就很亮眼,用了BIM技术全程把控,就像给工程装了个“智慧大脑”,哪里施工到哪一步、有没有问题,都能清楚看到;施工机械还装了物联网监控系统,机器的运行情况实时能监测,不容易出故障。环保技术也没落下,有扬尘智能监测系统,一超标就会提醒,及时处理;噪声也能实时调控,不会吵到附近居民休息。
从长远来看,这路的战略价值还能延伸。它能形成“东部纵线”交通走廊,让赣东北东边的交通更顺畅;还能强化赣浙闽三省交界的枢纽地位,以后三省之间的往来会更密切。未来扩展空间也大,往北能衔接上饶的高速规划,往南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的路网,以后不管是往哪边走,都能更方便。
这么大的项目,质量和进度保障也很重要。履约方面,施工总承包合同里明确了责任,还实施了履约保证金制度,保证施工方会按约定完成工程,不会半路出岔子。质量管控也严格,专门选了K50+000到K50+500这段路基做试验段,定好标准再推广;梁板预制也有标准化流程,每一块构件都得符合要求。
以前绕路两小时,现在直达一小时;物流成本降下去,产业活力升上来。弋阳至南丰高速公路虽然还在建设中,但从目前的进度和规划来看,等它建成那天,不仅会改变的出行方式,还会给赣东北的发展添不少动力,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