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沃尔玛最新财报炸了锅! 这家全球最大零售商二季度营收1774亿美元,看似风光,利润却暴跌8.2%,三年来首次不及预期。
首席执行官麦克米伦亲口承认:成本“每周都在增加”,关税冲击将持续到年底。
更扎心的是,高盛数据揭露:美国消费者已承担22%的关税成本,十月将飙至67%——中产的钱包,成了贸易战的“人肉盾牌”。
走进沃尔玛超市,烤鸡从4.98美元涨到5.25美元,自有品牌商品悄悄提价5%。
货架上看似满满当当,但消费者不知道的是:三分之一的商品贴着“进口”标签,中国制造的咖啡机、越南组装的玩具,价格标签每周都在刷新。
麦克米伦在财报会上坦白:“我们不得不对10%的进口商品涨价,比如节日灯饰和庭院家具,涨幅最高达18%”。
把中国产的LED灯和美国电池捆绑销售,模糊单品价格;会员买关税商品送双倍积分,相当于变相降价2.5%。
但这些花招治标不治本——二季度沃尔玛硬吞了4.5亿美元意外成本,利润增速不到营收的十分之一。
华尔街分析师吵翻了天:有人担心高估值泡沫破裂,有人却认为沃尔玛已是“零售业最抗打的拳手”。
毕竟对手更惨! 塔吉特连续三个季度销售下滑,CEO被迫走人;家得宝减少园艺产品促销,消费者直接推迟装修计划。
七月美国CPI涨到2.7%,看似温和,但魔鬼藏在细节里。
中国商品仅承担了18%的关税,沃尔玛等零售商扛下35%,剩下47%全砸在消费者头上。
到十月,美国人为关税买单的比例将飙至67%——相当于每个家庭一年多掏2000美元。
高收入客群照样买买买,中产却开始跳过涨价的非必需品,甚至改买小包装省钱。
这种分化正撕裂美国社会:沃尔玛会员续费率升了2%,但低收入客群流失率高达10%。
家得宝一边减少促销,一边把园艺剪涨价12%;Costco把24罐装可乐改成36罐装,隐藏单价波动。
消费者权益组织戳破把戏:某款中国咖啡机标价涨12%,其中7%是关税,5%被用来覆盖企业升级仓库的成本。
特朗普的制造业梦,碎了一地“让工厂回流美国! ”——特朗普的豪言壮语被现实打脸。
七月非农新增就业仅7.3万,不到预期的一半;更惨的是,五月和六月数据被砍掉25.8万,相当于三个月平均每月只增3.5万岗位。
制造业岗位累计流失3.7万,工厂就业率跌至五年最低。
他原计划把生产线从中国搬到越南,结果发现越南电力不稳、港口堵塞,交货要晚45天。
想用墨西哥零件替代,但本土化率不足30%,次品率飙升。
“特朗普说关税能逼我们回国,可美国工人工资是中国的5倍! ”他苦笑着撕掉搬迁计划书。
制造业PMI连续五个月萎缩,停在48的枯荣线下。
通用汽车二季度因关税损失11亿美元,斯泰兰蒂斯预估上半年亏27亿。
企业不敢扩产,资本开支增长率卡在0.1%,逼近衰退临界点。
欧盟拟对260亿美国商品报复性征税,加拿大和日本联手反制。
更狠的是,CPTPP吸纳英国,欧盟-南共市自贸协定孤立美国——贸易“铁幕”缓缓落下。
肯尼亚财政部长放话:只要把美元债转成人民币,利率自动减半! 沙特、俄罗斯扩大本币结算,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覆盖180国。
美联储三位官员嘴硬“不急着降息”,但市场押注九月降息概率已从80%跌到50%——37万亿国债的利息,快压垮财政了。
广东灯具拆成75个模块,以“零件”名义避开关税;安徽家电厂给咖啡机加个物联网芯片,成本增2%,就能归类“数字设备”享受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