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扫地僧”造出全球第一,雷军美团押注的72亿独角兽赴港闯关
“中国智造”逆袭战:小米系POS机霸主杀入港股,海外收入占半边天
蚂蚁、美团集体站台!49岁职校生如何把POS机卖遍200国?
你喝奶茶刷的POS机要上市了!餐饮百强超七成用它的系统
安卓智能POS全球冠军诞生:三年卖出超百万台的中国制造
上海市杨浦区长阳创谷的一栋办公楼里,一家中国公司正在改写全球商业支付的底层规则。商米科技创始人林喆未曾想到,30年前从汕头鮀滨职业中学毕业后踏入POS机行业的自己,会在2025年带领企业站上港交所的IPO舞台,更获得小米雷军、美团王兴、蚂蚁集团三大巨头的集体背书。
这家被资本追捧的物联网企业,近三年创下超98亿元的总营收,智能设备远销200个国家和地区。在欧美超市的药妆柜台、东南亚奶茶店的收银台、中东物流仓库的交接区,印着橙色"Sunmi"标识的安卓系统设备正成为连接全球商户的神经中枢。
蚂蚁集团全资拥有的云鑫创投、美团旗下的汉涛咨询、小米集团旗下的金星创投、深创投、善商投资均为商米科技的股东。
公司发行前股权架构,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全球第一的含金量商米科技的核心武器是覆盖全场景的智能商用终端。根据灼识咨询报告,2024年以安卓系统为基础的商业物联网终端市场上,商米以超10%的市占率位居榜首。这意味着全球每十台新增的智能收银设备,至少有一台产自上海杨浦。
在德国柏林,本土面包连锁店Bäcker Günther引进商米设备后,解决了一个延续十年的痛点:顾客购买羊角包时不再需要手动输入法语名称,扫码枪瞬间识别商品信息,还能自动核销会员优惠券。类似的案例出现在马来西亚,连锁奶茶品牌Tealive在疫情后升级门店,选用商米的双屏设备后点餐效率提高30%,店员说:"英语、中文订单自动翻译功能,让景区门店再没排过长队。"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2024年(简称“报告期”),销售智能设备为商米科技贡献了98%及以上的收入,PaaS平台及定制服务的收入占比较小。
按业务分部划分的收入及占总收入百分比的明细,图片来源于招股书
更关键的是打破技术壁垒。商米全球专利数据库显示,其持有的212项专利中,最核心的是金融级生物识别技术。这项成果被应用在深圳盒马门店:消费者选购活鲜后刷脸完成支付,整个交易在2秒内完成。上海西贝莜面村的店长提到:"高峰期单店日处理800张订单,从未出现系统崩溃。"
资本棋局中的双重角色翻开股东名册,蚂蚁集团旗下云鑫创投持股18.2%,美团关联企业汉涛咨询占股6.8%,小米创投持有4.5%。这形成特殊产业链格局——客户同时是股东。行业分析师李凯指出:"蚂蚁需要支付终端数据完善风控模型,美团要把控外卖接单入口,而小米瞄准的是全屋智能在商业场景的延伸。"
投资者在董事会获得回报的证据清晰可见。2024年公司净利润达1.81亿元,并向股东派发1.51亿元股息。但招股说明书第256页同时提醒:贸易应收款项三年激增158%,2024年达到10.49亿元。这恰似双刃剑:为抢占欧美市场延长账期的策略,导致回款周期从36天延长到89天。
核心供应链数据揭示更深层压力。公开资料显示,芯片占设备总成本35%,2024年高通5G芯片价格涨幅超15%。商米技术人员透露:"我们的自救方案是硬件平台兼容国产芯片,在物流终端设备中尝试地平线征程处理器,单台成本降了23%。"
72亿估值背后的挑战即便在2024年取得34.56亿元营收的亮眼业绩,林喆团队仍需直面三重挑战:
海外政策风险被多数投资者低估。欧盟最新《数据法案》明确要求:欧洲商户采集的人脸信息需本地化存储。商米不得不在爱尔兰建立数据中心,法律团队坦言:"光合规成本就吃掉欧洲区15%毛利。"
技术竞争远超想象。老牌POS制造商百富环球在年报中披露,2024年投入2.8亿港元研发5G终端,其总裁张伟明在深圳金融科技展表示:"每台支持卫星定位的设备能帮助连锁店降损12%"。而商米的传统优势领域餐饮业,正被新入局者侵蚀——餐道科技推出的千元级点餐平板,已拿下300家县城茶饮店订单。
客户结构暗藏隐忧。前五大客户贡献41%收入,但最大客户占比达22%意味着较高依赖风险。对比行业数据更需警惕:友商联迪商用公开信息显示其客户总数达3800家,而商米客户从2022年2506家缩减至2024年2262家。
中国智造的升级样本尽管挑战重重,商米的全球化进程仍创造独特价值。在迪拜,本地餐饮IT服务商Novatiq代理商米设备后建立完整服务体系。其总监哈桑介绍:"中国设备价格比欧美品牌低40%,开放接口更方便接入本地税务系统,现在阿联酋85%中餐馆都是我们的客户。"
林喆的成长轨迹同样激励产业人才梯队。49岁的创始人至今保持到访客户门店的习惯,杭州古茗奶茶研发总监提到:"今年三月林总来门店测试新设备,蹲在后厨两小时调试小票打印速度,这种态度在科技公司高管里很少见。"
更重要的变革发生在技术标准层面。商米构建的"商米大程序"聚合开发者超8万人,形成覆盖零售、医疗、物流等场景的解决方案库。深圳医疗器械厂商安科科技工程师演示称:"用他们的开放平台改写的血氧仪管理程序,半个月就上线了社区医院系统。"
写在最后这轮IPO闯关不仅是个体企业的成人礼,更是中国工业物联网升级的阶段性答卷。当海外商户用上深圳开发的刷脸支付系统,当俄罗斯超市老板通过大连维护的服务器查询库存,中国制造正从硬件输出转向解决方案输出。
商米科技呈现的生存智慧或许是:在巨头博弈的裂缝中坚守技术普惠,用"让每个生意更高效"的朴素理念持续造血。正如美国商业周刊评价中国物联企业时所说——"他们教会世界的不只是如何制造设备,更是如何让机器创造人与人之间的连接。"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