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盛夏健康季#
参考文献:[1] 王丽. 智齿冠周炎的并发症及治疗进展[J]. 口腔医学研究, 2023, 39(4).[2] 刘志强, 张婷. 急性牙源性感染引发纵隔炎一例报告[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22, 38(7).[3] 李娜.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临床分析与预防对策[J]. 中华口腔科杂志, 2021, 56(9).
你是否也曾在深夜里被牙痛折磨得睡不着觉?那种仿佛有无数根针在牙齿里乱窜的感觉,让人恨不得立刻把这颗”肇事”的牙齿给拔了。小王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25岁的他在公司加班到凌晨时突然感到右下颚一阵剧痛,连带着半边脸都肿了起来。原本以为是普通的牙疼,结果第二天发现竟是智齿作祟。
口腔医生仔细检查后告诉小王:“你的智齿已经发炎了,而且位置不正,建议尽早拔除。”这句话让小王陷入了纠结:到底要不要拔这颗牙呢?听说拔智齿很疼,而且还要开刀…
其实,很多人都和小王有着相似的经历。智齿作为人类最后长出的牙齿,常常因为生长空间不足而引发各种问题。据统计,约70%的成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智齿问题。这些”智慧之齿”往往在18至30岁之间萌出,有些人可能一生都不会长出智齿,而有些人则要面对这”多出来的第三磨牙”带来的困扰。
那么,究竟哪些情况下需要果断拔除智齿呢?
首先是反复发作的冠周炎。当智齿只部分萌出时,牙龈和牙齿之间会形成一个盲袋,食物残渣容易堆积其中,引发炎症。这种情况常常伴随着剧烈疼痛、张口困难、面部肿胀等症状。就像小王这样,炎症严重时甚至会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其次是邻近牙齿的损害。如果智齿生长方向异常,可能会压迫前面的第二磨牙,导致邻牙龋坏或牙槽骨吸收。这种情况就像是”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无辜的邻牙可能因此受损。
还有就是龋齿本身难以治疗的情况。由于智齿位于牙弓最末端,清洁起来非常困难,很容易发生龋坏。一旦龋坏达到牙髓,就会引起剧烈疼痛,而这种位置的牙齿补牙治疗效果往往不佳。
此外,造成牙齿拥挤或咬合紊乱也是拔牙的重要指征。有些人的牙齿排列本来就很紧凑,新增的智齿往往会破坏原有的咬合关系,影响咀嚼功能。
不过,并不是所有智齿都需要拔除。如果智齿能够正常萌出,有足够的空间供其生长,并且能够建立正常的咬合关系,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那么就可以保留下来。这种情况下的智齿和其他牙齿一样,也能发挥正常的咀嚼功能。
就在小王犹豫不决的时候,医生提醒他注意观察一些特殊的症状变化。如果出现持续性的剧烈疼痛,或者面部肿胀范围扩大,甚至伴有发热等症状,就需要立即就诊。这些可能是炎症加重的信号,拖延治疗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正当小王准备做出决定时,护士突然急匆匆地跑进诊室:“有个急诊病人,情况比较紧急…”医生听完后脸色微微一变,放下手中的病例本就往外走。这个突发状况让小王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他忍不住想知道,到底是什么样的紧急情况能让经验丰富的口腔医生都如此重视?
原来是一位年轻女性被紧急送来了。她捂着右脸,疼得直冒冷汗。护士说这位患者从昨晚就开始牙疼,开始还能忍受,但今早起来发现脸部明显肿胀,张口都困难了。医生立即为她做了检查。
检查发现患者的右侧智齿周围牙龈红肿明显,轻轻一碰就渗出脓液。这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医生当机立断:“需要立即切开排脓,并拔除这颗阻生的智齿。”
这个情况让小王不禁想到自己。虽然现在只是有些疼痛和轻微肿胀,但如果继续拖延下去,会不会也会发展成这样严重的感染?而且医生还提到,如果炎症扩散到面部间隙,可能引起颌面部多间隙感染,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
这时候,护士又带来一个消息:急诊室刚刚接收到一位因智齿发炎引发纵隔炎的患者。这位患者之前就有牙痛症状,但一直没重视,直到出现胸痛、呼吸困难才来就诊。CT检查发现炎症已经蔓延至纵隔区域,这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
这让小王更加意识到及时治疗的重要性。医生耐心解释道:“我们的口腔里存在大量细菌,一旦发生感染,这些细菌可以通过血管或淋巴系统扩散到身体其他部位。像纵隔炎、颅内感染等并发症虽然少见,但一旦发生就非常危险。”
同时,医生也提醒大家不要过度恐慌。对于大多数普通智齿发炎,只要及时就医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关键是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发现问题尽早处理。尤其是那些反复发作或者位置不正的智齿,更要引起重视。
小王终于下定决心接受手术。在手术前,医生详细讲解了整个过程。“我们会先进行局部麻醉,你不会感到疼痛。对于特别紧张的患者,我们也可以提供笑气镇静或者静脉镇静。手术过程中你会有感觉,但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手术开始了。小王惊讶地发现,整个过程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医生熟练地操作着,很快就完成了拔牙。术后医生叮嘱要咬住纱布止血,两小时内不要进食,当天避免剧烈运动,并按时服用消炎药。
第二天复查时,小王惊喜地发现疼痛已经明显减轻。医生告诉他:“术后前几天可能会有轻微不适,但如果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加重或者发热等症状,就需要及时复诊。”同时提醒要注意饮食清淡,保持口腔清洁,促进伤口愈合。
这次经历让小王深刻认识到:面对健康问题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就像那颗”倔强”的智齿,看似小小的隐患,如果不及时处理,随时可能酿成大祸。这也提醒我们,要重视身体发出的每一个信号,发现问题及时就医。
通过这件事,小王不仅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牙痛问题,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健康。他决定以后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不再忽视任何小毛病。毕竟,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及早发现总比等到病情加重再来补救要好得多。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三甲医院减重尹主任
专家文章推荐
晚上睡觉时,突然“腿抽筋”咋回事?医生:不缺钙,建议了解
胃镜活检报告“肠化”?离胃癌还有3步距离
肛门附近长出“小肉球”,别只以为是痔疮,也可能是这2种疾病